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动荡根本停不下来,或者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。
第一个风就是美国刮起来的。
自从特朗普上台以后,就挥起了关税大棒,而这根大棒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,而是挥向了全球。
而贸易战打响,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产品以及能源领域,因为这两个都是命门。
所以我们就看到,玉米、大豆等就开始不淡定了。
第二个风就是天气。
尤其是近两年,极端天气成了扰动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天气主要影响相关农产品的产量,而受天气影响,有两个国家可以说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上。
一个是巴西,另一个则是印度。
展开剩余78%巴西这两年风头很盛,而天气大部分时间对巴西比较利好,所以巴西的玉米啊,大豆啊什么的,都迎来了丰产的局面。
所以,巴西的出口这两年也是很强劲。
但是印度就没那么乐观了,甚至可以说是状况频出。
之前是小麦、大米,这一次印度又曝出大消息,食糖要大减产!
根据最新的预估,2024/25年度印度食糖产量预估下调至2580万吨,同比上一年度降幅达到了19.1%。
这还不算,而印度全国的食糖消费量大概是2900万吨,这意味着,2024/25年度的食糖产量还没有消费量多,这也是印度8年来食糖产量首次低于消费量。
再加上此前获批的100万吨出口,这就导致印度在新一年度,即2025/26年度的食糖期初库存从之前的近800万吨一下降到了不足400万吨。
甚至有业内人士开始担心,印度会不会还得去进口食糖?
减产原因也没什么新鲜原因,主要还是两个因素:
一个是甘蔗单产不及预期,产量下降;另一个则是本来就供应下降,然后更多的甘蔗用于生产乙醇,所以导致糖厂提前关闭,食糖产量下降。
印度减产,市场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巴西。
一惯到处给全球市场缝缝补补的巴西,这回也不太给力,因为巴西在2024/25榨季减产已是定局。
从甘蔗压榨量以及食糖和乙醇产量可以看出,用于生产食糖的甘蔗比例下降,而用于生产乙醇的比例则有所提升,所以2024/25榨季食糖减产成为定局。
于是,市场就把目光看向了新的榨季,因为从4月1日开始,巴西将进入2025/26榨季。
那么,新榨季能不能把这个缺口给补上呢?
不好说,因为现在市场对于巴西新榨季的产量预估不定,即有人预估增产,而有人则预估减产。
这其中不乏有炒作的因素,但实则也是由于巴西各区域产量不均,导致预估不一。
比如,有机构认为,今年以来巴西土壤湿度较好,利于甘蔗生长。
但也有机构认为,部分地区受去年火灾影响,甘蔗发芽率较低,即使已经生长的甘蔗其高度也仅有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,所以减产是大概率事件。
而天气也并不作美,比如一些重要产区已连续超过30天没有降雨,所以当地农民认为今年甘蔗减产是不可避免的。
所以尽管土壤水分充足,但是降雨量的情况却不容乐观,所以接下来,巴西甘蔗产量的关键就锁定在了4月份以后的降水情况上。
再加上现在巴西乙醇政策明显利好,可能也会影响到食糖生产,而这时印度的减产效应可能就会进一步被市场放大。
毕竟,两大主产国都面临减产,国际糖价肯定稳定不下来。
可能有人也要问了,印度怎么老出状况?
这也没办法,印度属于季风气候,全年温度较高,旱雨两季十分分明。如果夏季风过强,可能会引发洪水,而如果太弱,又可能会导致旱灾。
再加上印度农业基础设施较弱,所以对于这些灾害基本是无力抵挡,所以“靠天吃饭”这个词用在印度身上特别合适。
所以,这也就使印度的农作物产量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。
发布于:河北省